推荐精准的测试
每年到了节假日,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:高速免费吗?这事儿关系到钱包厚度和出门的心情,可不能马虎。尤其是2019年,政策有没有变化?哪些时间段能省下过路费?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,顺便聊聊怎么避开堵车大军,把假期过得舒坦点。
一、2019年高速免费政策的核心规则
免费时间段的“三大铁律”
- 节假日限定:只有春节、清明节、劳动节、国庆节这四个法定节假日才能享受免费通行,其他如端午节、中秋节等传统节日,高速照常收费。
- 以出高速时间为准:比如你赶在免费结束前上高速,但下高速时已经过了免费时段,这时候就得按全程缴费。
- 车型限制:仅限7座及以下的小客车,皮卡、货车、8座以上的商务车,哪怕后排空着也得老实交钱。
这些情况容易踩坑
- 免费前夜掐点出门:有人为了蹭免费,半夜蹲在收费站前等零点放行,结果被后面司机按喇叭骂街。更惨的是,万一遇上系统延迟,可能卡在“收费与免费”的夹缝里。
- ETC用户注意:免费期间ETC车道会自动识别车型,但如果你在免费时段结束后才下高速,系统还是会正常扣费,别以为能钻空子。
- 跨省行驶规则统一吗?:全国政策统一,但个别偏远地区收费站可能因设备问题导致扣费异常,建议保留行程凭证以防万一。
二、春节高速免费:回家的路能省多少?
免费时间:2月4日0时—2月10日24时
春节是全年免费时间最长的假期,整整7天。返乡大军往往提前一两天出发,导致免费首日反而成了“堵车巅峰日”。
春节出行的隐藏痛点
- 初六返程地狱模式:很多人拖到假期最后一天才返程,结果发现高速变成停车场,服务区厕所排队半小时起步。
- 雨雪天气捣乱:2019年春节南方多地遭遇冻雨,部分路段临时封闭,有人被困高速十几个小时,连泡面都成了奢侈品。
- 绕行攻略:避开京港澳、沪昆等主干道,选择车流较少的G0421许广高速、G1517莆炎高速,或许能快人一步。
老司机的保命建议
- 带足干粮和水,外加一个空矿泉水瓶;
- 提前检查防冻液和轮胎,避免低温抛锚;
- 下载能显示实时拥堵的导航App,比如某德地图的“未来出行预测”功能。
三、清明节免费:短途扫墓与踏青的博弈
免费时间:4月5日0时—4月7日24时
清明假期只有3天,但扫墓、踏青两件事撞在一起,城市周边高速的压力堪比春运。
热门路段的“死亡三小时”
- 早7点—10点:出城方向堵到怀疑人生,尤其是连接墓园的高速出口,车队能排到主路上。
- 下午4点—7点:返程车流和进城货运车叠加,立交桥成了大型“车展”现场。
- 小众路线推荐:比如从上海出发去苏州扫墓,与其挤在G2京沪高速,不如绕道S58沪常高速,虽然多开20公里,但节省1小时。
别让这些事毁了假期
- 部分农村地区禁止焚烧纸钱,小心被无人机抓拍罚款;
- 山区路段多急弯,开SUV的朋友别仗着底盘高就飙车;
- 服务区充电桩被新能源车抢光,油车车主记得提前加油。
四、劳动节免费:四天假期的“意外惊喜”
免费时间:5月1日0时—5月4日24时
2019年劳动节原本只放1天,但通过调休凑出4天小长假,堪称“史诗级操作”。消息一出,旅游业直接笑醒。
谁在薅高速免费的羊毛?
- 自驾露营党:帐篷、烧烤架塞满后备箱,目标锁定200公里内的郊野公园;
- 跨省打卡族:比如从广州到长沙喝茶颜悦色,免费高速省下的钱刚好够买奶茶;
- 新手司机练车:趁着免费壮胆上高速,结果全程压着80码占着超车道,后车司机气得狂闪远光。
血泪教训:五一出行避雷指南
- 热门景区停车费暴涨,黄山南大门停车场一度涨到100元/天;
- 某些服务区餐厅坐地起价,一碗泡面加开水收15元,不如自备自热火锅;
- 警惕“假免费”陷阱:比如海南全省高速原本就免费,五一去玩别以为占了便宜。
五、国庆节免费:年度压轴大戏的生存法则
免费时间:10月1日0时—10月7日24时
全年最长的免费黄金周,也是堵车、事故、游客挤爆景点的代名词。2019年国庆适逢70周年大庆,进京方向安检升级,堵车时长创下新纪录。

这些操作让你少受罪
- 错峰出行玄学:要么赶在9月30日晚上10点出发,熬到零点后下高速;要么10月2日再出门,避开首日“丧尸围城”模式;
- 服务区过夜攻略:部分服务区提供钟点房,花80元睡三小时比在车上蜷着强;
- 冷门目的地推荐:比如去甘肃张掖看丹霞地貌,人少景美,高速畅通到能拍公路大片。
国庆专属奇葩事
- 有人在应急车道遛狗被扣6分,狗子一脸无辜;
- 新能源车车主为抢充电桩大打出手,网友吐槽:“这不是充电,这是续命”;
- 部分收费站推出“免费政策倒计时”LED屏,红彤彤的数字看得人心惊肉跳。
最后的唠叨:免费≠无脑冲
高速免费固然爽,但咱也得掂量掂量时间和成本的平衡。比如国庆从上海到杭州,过路费省了200块,但多花了4小时堵在路上,油费反而多烧了150元。算来算去,还不如坐高铁。说到底,政策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与其挤在高速上看车尾灯,不如换个思路——宅家点外卖刷剧,或者去隔壁县城小众景点遛娃,或许更香呢?
